共青团对县党建工作考核的自查报告按照团市委的有关要求,根据《关于开展区县党建工作实绩考核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20XX年以来我区党建带团及团的重点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一、领导体制和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青团对县党建工作考核自查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共青团对县党建工作考核的自查报告
按照团市委的有关要求,根据《关于开展区县党建工作实绩考核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20XX年以来我区党建带团及团的重点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领导机制。区委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切实肩负起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责任,认真落实团区委书记列席区委常委会制度,保证各级团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党政中心工作,自觉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区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团区委的工作汇报,对团的工作加以指导。围绕奥运志愿者工作、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等重点工作专题研究,听取汇报,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对于共青团系统的市级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区委亲自把关。 区委领导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的成长,区委书记杨柳荫亲自到团区委机关调研指导工作;并采取不定期谈话的方式,了解指导团区委工作情况。主管共青团工作的区委领导定期听取团区委日常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团的工作进展;坚持出席共青团系统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在此基础上,区委还明确了区人大、政府、政协与共青团的联系制度,分别有一名主管领导对口联系共青团工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有关领导多次出席团区委全委会、专项工作会等会议,参加志愿者慰问、团干部调训班等活动。 2、工作机制。一是坚持“三同”。东城区委坚持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格局统筹考虑,将团的重点工作纳入区委年度工作折子,做到同规划。在研究和部署涉及青年问题的工作时,认真听取和采纳团区委的意见和建议;注重重点解决团的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形成党、团共建,党、团互动的良好机制,做到同推进。将对团建工作的考核纳入全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做到同考核。二是坚持“五带”。思想建设上多“引”,吸收年轻干部和团干部参加“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党的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指导支持团组织创造性地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上多“扶”,指导团组织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建团工作,成立了全市首家楼宇联合团组织等;作风建设上多“促”,指导团组织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树立艰苦创业、奋勇拼搏、志在潮头、争创一流的时代精神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队伍建设上多“带”,要求各级党团组织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区域建设,在本职岗位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资源支持上多“保”,从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优先考虑、统筹协调,为团的各项工作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队伍建设 在区委的领导下,团区委与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联合制发了《关于贯彻<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关于实施“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为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资源开发提供了组织保障。 1、团干部队伍建设。区委高度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指导做好团干部的选拔配备。按照市委、团市委的要求和规定配齐配强团区委书记班子,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指导力度。同时区委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党员担任团干部、培养选拔优秀团干部充实到党的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双培”工作。对综合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团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可破格提拔使用。二是指导做好团干部的日常管理。要求各级党组织在任免、调动团组织负责人时,应事先征得上级团组织同意;避免以负责人或副书记身份长时间主持团的工作,对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或副书记,考察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各基层团组织团干部在职最高年龄一般应不超过30周岁。注重梯次配备,从年龄、学历、能力等方面合理配置团干部。三是指导做好团干部的教育培训、挂职交流等工作。把团的干部培训纳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导举办团干部调训班、青年学习节等活动。每年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不少于四周的脱产培训,提高了团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输送优秀青年干部到团市委、区委有关部门挂职锻炼。四是指导做好团干部的考核监督。要求各级党组织规范团工作的考评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五是指导做好团干部的待遇落实。要求各级党组织按“三定”方案规定,确定团干部的科级领导职数;对符合条件的团组织书记原则上应按有关程序列席同级党委(工委)会议,使团组织及时了解党组织的工作意图,更好的服务中心工作。六是指导做好团干部的转岗安排。要求各级党委将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纳入到本单位、本部门干部调配管理工作中,定期研究,统筹安排;团干部转岗时相应的级别待遇应给予保留。并要求团区委每年向区委组织部推荐一批优秀团干部,作为党政后备干部人选。从20XX年至今,东城区各级团组织转岗团干部74人。 2、青年人才培养。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团区委协调推动的青年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统筹规划、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局面。区委每年均将有关青年人才工作重点项目纳入全区人才工作大盘子,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一是充分发挥区青联优势,不断吸纳并将青联委员文化、智力、经济资源注入区域发展;发挥高素质人才在重大建设项目中的积极作用,在申请科研项目、申报课题、参与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加大青年人才举荐力度,选拔推荐优秀青年参加北京市“五四”奖章评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等,推荐优秀青年加入北京青年联合会、北京青年商会等。三是以“东城—高校人才直通车”为龙头,加快青年人才引进、跟踪测评、全面培养的机制建立。每年专门选拔优秀大学生骨干,推荐到东城区的相关党政部门、基层一线、重点领域实习、挂职、工作,并进行跟踪培养。四是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指导、支持、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社区矫正等社会工作,使青年成为社会工作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 3、“推优入党”工作。在区委的指导下,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制发有关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党团组织充分利用各类党团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帮助要求入党的团员青年增强党的观念,端正入党动机;把培养、推荐工作在一线、表现特别突出、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示范带动意义的优秀团员青年和志愿者骨干作为“推优”工作的重点。对于已经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要继续加强教育培养,并作为重点考察、发展的对象;规范团员民主评议、上级团组织审定、同级党组织批准、定期考察培养的程序,真正把一批优秀的团员青年吸纳为党的有生力量。几年来,先后推优入党团员近500人。 三、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加强团的建设 1.大力推进组织建设,优化团建环境。一是深入开展“党团共建 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实施“青年凝聚”、“青年风尚”、“青年成才”、“青年关爱”等四项工程,坚实组织基础,促进全面活跃。二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按区委要求开展直属团组织设置、调整工作,进一步优化团组织设置。不断巩固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的建设,主动借助党建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创造的新成果推动团建工作。召开团代会,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集体,探索“团代表提案制度”,创新团的基层民主制度。三是坚持全团带队,健全团队工作机制,指导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 2.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巩固团建成果。一是开展“团建百强街乡”创建工作,密切街道与区域内单位团组织联系,依托考评体系,促进街道在组织建设、干部队伍、服务功能、整体活力等方面的提高,努力形成条块联动的区域团建工作格局。二是大力推动“两新”组织团建,深化功能区团建,成立南新仓非公经济联合团总支和百年职校团委,以岗位建功等活动为着力点,积极探索行业建团、楼宇建团等建团途径,仅2010年就新建立“两新”团组织236家。三是持续推进团中央基层团建试点项目,加大对龙潭、东花市、和平里、东华门等街道的试点工作指导。东华门街道实行的团建创新“四步走”受到团市委的肯定,王少峰书记就此做了专门批示。 3.着力拓展工作领域,扩大组织覆盖。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机关、NGO组织、驻区企业等各类资源,指导成立“方家46号”、“炮局工厂”、“青年部落”等社区青年汇。规范标识、统一管理,目前已有12家区级“社区青年汇”、9家市级“社区青年汇”挂牌,发展青年会员1000余名。贺军科、梁伟等领导先后到东城专题调研。二是积极培育各类青年自组织、青年社团。筹建“东城区青年摄影爱好者联盟”,组织“我眼中的新东城”青年摄影大赛,开展集中采风、佳片点评等活动。三是运用大众传媒手段,拓展动员领域,探索多元化的团建途径。在部分街道团组织率先尝试在即时通讯工具、网站建立团组织、开设团校,扩大共青团工作影响和覆盖。 (二)拓展工作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围绕中心出亮点,切实提高服务大局能力。一是有效实施奥运志愿服务项目,承担志愿服务、观众组织等多项重要任务,累计开放52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累计上岗63,248人次,服务社会公众600余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万份。完成了火炬传递6,400名观众、公路自行车赛5,225名观众的政审及组织工作。二是出色完成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相关任务,周密组织国庆群众游行“开天辟地”方阵、“走进新时代”方阵、背景表演及七色光鼓号队训练工作。开展国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累计上岗3000余人次、为市民游客提供各类服务6万余人次,为庆祝活动保障、城市运行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三是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做好交通秩序维护、社区环境整治、文明礼仪宣传等工作。 2.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打牢青少年思想基础。一是结合“三个北京”青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青年分类引导,依托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和建国60周年等重大契机,组织163名各界青年代表,圆满完成国庆六十一周年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活动,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 我与东城共奋进”、“青春践行发展观 微笑献礼共和国”、“奋进争章 建功东城”等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结合我区制定2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我为东城huà未来”、青联委员专题座谈会等活动,领会精神实质,为东城发展建言献策。三是坚持每年举办青年体育节,吸引近万名团员青年参与,有效促进青年间的交流和融合。四是强化社会责任。围绕抗旱、地震开展抗灾救灾捐款,各级团组织、青联组织募集捐款捐物84万余元,10余名团员青年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青少年责任意识切实增强。 3.深化创业就业工作,服务青年创业就业需求。一是提高培训力度。依托全区三所创业青年夜校,为本地待业青年、进京务工青年、低保家庭青年、职业中专学生等群体提供免费初级技术培训和定单式培训,累计培训创业青年850余人次。二是优化创业环境。举办青年创业大赛,协调区相关部门和单位,为优质创业项目提供产业化优惠政策;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与中国邮储北京分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等建立合作关系,为青年贷款创业开通绿色通道。三是完善见习平台。依托全区18家就业见习基地,向相关高校提供90余个见习岗位,共安排推荐见习大学生近200人次,为大学生搭建了学习技能、接触社会、积累经验的良好平台。四是完善就业援助。开展东城区就业困难青年群体现状与帮扶对策专题调研,组织“就业帮扶一对一”活动,为困难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4.以志愿服务为先导,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做好奥运志愿成果转化,探索统筹规划、共同参与、协调推进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东直门交通枢纽、前门大街两个志愿服务站推行长年服务制,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二是完善项目体系,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点集中开展志愿服务,围绕世博会、武博会、文博会、“创意点亮北京”文化艺术节、庙会等中心工作,选派志愿者开展信息咨询、旅游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服务活动。三是拓展服务内涵,实施“温暖、文明、窗口”三大行动,针对期颐老人、农民工子女等特殊群体开展关爱志愿服务,推出“亲情陪伴大年夜”、“健康天使火炬行动”等各级示范项目,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三)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1.加大工作力度,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是围绕贯彻落实区“五五”普法规划,依托“6.26”、“12.1”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两法一条例”宣传、关爱农民工子女、“公益电影进社区”、禁毒宣传等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二是建立12355星光自护学校,深化“星光青春自护行动”,举办“社会与校园”、“意外伤害防范”等主题自护实践课,增强青少年自护自救能力。三是加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和法制校长工作,积极参与维护校园安全工作,举办“健康成长 法律护航”未成年人保护主题活动,实现全区中小学法制校长配备率、普法进校率保持双100%。联合区法院、检察院,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分案审理制度,强化青少年权益维护。 2.统筹社会资源,深化对特殊青少年群体帮扶力度。一是加大物质援助,规范“希望工程”东城工作站建设,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累计发放基金、物品价值265.7万余元,资助贫困青少年4,564人次;注重精神关爱,举办“享受阳光、快乐成长”系列活动,引导贫困青少年提升文明素养,主动融入社会、奉献社会。二是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完善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失足青少年跟踪帮教机制,抓好网瘾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与管理。20XX年,中央调研组专门就失足青少年“复学难”问题到东城进行专题调研。三是畅通青少年表达诉求渠道。通过开展共青团“倾听日”活动、“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了解青少年实际需求,切实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 在区委的指导下,几年来,东城共青团组织先后荣获市级以上各类荣誉146项,其中团区委荣获全国团建先进县(市),“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推荐访问:共青团 自查 党建工作 共青团对县党建工作考核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