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储乐秘书网!

抓实大学生劳动教育稳就业心得体会(完整)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7-06 19:2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抓实大学生劳动教育稳就业心得体会(完整),供大家参考。

抓实大学生劳动教育稳就业心得体会(完整)

 

 抓实大学生劳动教育稳 就业心得体会

 “后疫情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事关千家万户,需要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大学毕业生如何更好实现就业?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这就要求高校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练就过硬本领,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进而为投身强国伟业写下华丽序章。

 坚持“三个复归”,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立足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教学规律作出的新判断、新定位,是对劳动教育初心使命、教学常态和人的本质的复归。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当前,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劳动观念淡薄、劳动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与高校劳动教育弱化密切相关。高校要坚持“三个复归”,大力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积极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增强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练就过硬本领。要加强顶层设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使教与学都紧密结合和服务于生产劳动,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贯穿于“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促进大学生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能力,使之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中国梦的圆梦者;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通过劳动摆脱异在力量束缚,真正占有自身的全部本质,进而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深层动力。

 聚力“三个增强”,夯实劳动创造的能力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实际上也蕴含着新时代劳动能力的结构要求,以及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导向。高校劳动教育要从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素质等方面来设定具体教育目标,大力夯实大学生从事劳动实践、进行劳动创造的能力基础。当前,在高校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重知识教育、轻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问题。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眼于以下“三个增强”,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目标,优化劳动教育内容。一是要增强知识素养。要更加注重平衡知识的传承性与创新性、专业性与通识性、确定性与动态性、理论性与应用性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二是要增强专业技能。要组织丰富的技能竞赛活动,营造出“学技能、练技能、赛技能”的浓厚氛围,鼓励学生深入钻研专业技能,帮助学生“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三是要增强创新能力。要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尊重和推崇创新性

 劳动,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念、激发创新才智、勇于创新实践,使创新创造成为一种普遍追求。

 加强“三个对接”,提升劳动教育的总体效应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高校推动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运用集成联动方法,重点做好以下三个“对接”,以实现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一是课内与课外对接。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系统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传播劳动教育知识;同时要构筑好课外劳动教育主阵地,将课堂劳动知识传授与校园活动、生产劳动等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学校与社会对接。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劳动教育的掌舵者、设计者;社会要发挥好支撑作用,为学生体验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全方位支持,使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联动。三是学业与职业对接。要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职业体验劳动,不断增强其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其适应职业要求、职业发展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青年的学习者身份和劳动者身份进行有机衔接。

推荐访问:抓实大学生劳动教育稳就业心得体会 劳动教育 心得体会 抓实

本文来源:https://www.bobulaisi.com/xindetihui/649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