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心得体会(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5 5 篇防灾减灾安全心得体会
优秀 5 篇防灾减灾安全心得体会【一】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 1514 年 xx 大地震;1975 年 x 海城大地震;1605 年 x 琼州大地震;1786
年 x 康定南地地震;1976 年 x 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 x 大地震,有 20 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
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_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难无情,生命无价。同学们,做为未成年人,我们更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时要加强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掌握在危急情况下机智逃生的本领,并积极向家长、朋友和邻居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安全,珍爱生命。同时,我希望全体师生能以这次防震减灾演练为契机,进一步把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我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优秀 5 篇防灾减灾安全心得体会【二】
根据上级文件通知精神,结合 5 月 6 日-12 日的防灾减
灾宣传周,我园于 20_年 5 月 8 日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演练前,通过召开演练工作组会议,把本次演练的时间、程序和要求通知下去,宣传报道组收集的地震避险、疏散知识,提供给本班对幼儿进行宣讲。其他演练组分工合作,确保本次演练顺利开展。
20_年 5 月 8 日上午 10:00 整,随着避险警报声的响起,拉开了本次应急疏散演练的序幕,各班听到警报声后立即采取行动,入党志愿书在老师的指挥下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避险,桌子底下、安全三角区都是避险的位置,只见幼儿们双手互头,神情严肃的在安全区域进行避险。2 分钟后,第二次警报声响起,本次演练的第二个程序,应急疏散开始了,在各班老师的指挥下,幼儿们迅速到教室外,面向疏散方向整成两列队伍,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在前面带领队伍疏散,保育员老师在队伍最后方,确保没有幼儿被遗漏。疏散途径楼梯间时,幼儿们能够依旧保持队伍,不争不抢有序撤离。最后各班疏散集中至操场指定区域,班主任清点人数无误后,最后由园长进行现场演练总结,在现场提问的过程中,幼儿们都知道本次演练的主题内容,也知道地震避险、疏散的要领知识。
本次演练,在纪念“512”汶川地震的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全体幼儿及教职工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了应急避险、
疏散逃生的能力。
优秀 5 篇防灾减灾安全心得体会【三】
5 月 12 日是第 12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着力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崂山区于 5 月 9 日-15 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崂山区将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举办应急演练、开展地震科普宣传等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崂山区将举办应急演练,围绕“512”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5 月 9 日,区应急管理局举办了崂山区 2020 年“512 防震减灾综合演练”暨《崂山区地震应急预案》桌面推演现场会,在现场模拟崂山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按照《崂山区地震应急预案》响应程序进行应急处置,检验了《崂山区地震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成员单位熟悉预案内容、掌握应急流程、磨合工作机制和震时信息研判、决策、指挥的能力。
同时,区应急管理局、区人防办、x 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等单位,联合温馨巴士有限公司将于 5 月 11 日在长途汽车东站崂山场站举行地震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向居民免费发放《地震知识手册》《城镇居民防震避震知识传手册》等科普读物。5 月 12 上午还将开展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
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主题的防灾减灾综合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将邀请群众参与拍摄“512”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抖音视频。
优秀 5 篇防灾减灾安全心得体会【四】
一场大地震降临,昔日的美好校园,成了今天的废墟;昔日朗朗的书声,成了今天难言的悲泣;昔日活泼的童真,成了今天瓦砾下的阴魂。这难言的悲惨让我的生命经受了一次洗礼,心灵受到了震撼,再一次认识到了教师的伟大。
就在地震发生的刹那间:x 市汉旺镇小学的 x 仁老师一边高吼“同学们快跑!”一边死死撑住已经变形的门框,催促同学们从身边冲出;x 市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趴在桌子上,护住桌下的 4 个孩子;汶川映秀镇小学张米亚老师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学生;还有 x 平武县南坝小学杜正香老师,卧到在瓦砾中,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各拉着一个孩子,胸还护着 3 个幼小的生命--这些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教师,在生死关头以自己的行动成就了不朽的永恒,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的诗篇。他们让我再一次读懂了“人民教师”这四个字的博大与崇高,他们可歌可泣的更事迹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仅拥有教书育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生死的紧要关头,他们更能义无反顾的献出自己的生命。灾难面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毫不犹
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置之度外。灾难是可怕的、失去生命也是可怕的,但留住了希望,一切便不再可怕了。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们正是用他们的爱和责任为学生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长城,也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师德光辉。
作为同行,我们要弘扬灾区人民教师忠于职守、不怕牺牲、无私忘我的精神,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关爱学生、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我们应以x 灾区英雄教师群体为榜样,更加积极进取,忠于职守,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祭奠那些逝去的`英灵,以更加勤奋的工作,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教师,我要向他们学习,落实到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1、认真学习为人之道,为师之德。要当好一名教师,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教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
2、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教育教学刊物,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好笔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及科学方
法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选择忘我,选择无私,选择清贫。在浮躁的环境里,我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甘于奉献。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我要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优秀 5 篇防灾减灾安全心得体会【五】
今年的 5 月 12 日是国家第 x 个“防灾减灾日”,5 月 12日迎春社区组织人员在社区门前举行了第 x 个全国“5.12 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
按照减灾委员会的要求统一制作了“5.12”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展板,现场发放了相关防灾减灾避险逃生知识手册和宣传资料。并设现场咨询台解答了市民提出的疑问。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固树立“防优于抗”、“减先于救”的思想,要全面提高减灾防灾知识,切实增强自身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次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 100 余份,出黑板报 1 块宣传图板 6 快,通过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
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遍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心手相牵,团结一致,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让我们远离灾害,共建和-谐!
一年来,西虹社区在雅山片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辖区各单位、各居民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西虹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富有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一是成立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王祝勇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社区开展各种防灾减灾的领导、指导工作; 二是建立社区自然灾害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牵头,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调处理各种灾害发生事件; 三是组织社区救援志愿者队伍 30 人; 四是社区健全防灾减灾组织网络图,在宣传栏公布。
(二)、加强制度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着手制定了各种制度,明确职责。
1、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职责; 2、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演练预案; 3、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社区充分发挥教育场所作用开展讲座、知识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活动,使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大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加强应急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基础保障。
今年来,我社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预案,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一次,实地演练一次,有 50 余人参加。防汛部门组织应急救援队多次在八尺江水面开展救援演练。
(五)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团结奋战,紧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二、立足长远,进一步提升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一)立足长远,加快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长与短,紧与松、急与缓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实际举措。
(二)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使防灾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使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四)加快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五)加大防灾减灾经费的投入,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思想
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指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习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明确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为气象防灾减灾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气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宗旨意识,实践气象为民,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千方百计满足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对千变万化气象信息的需求,谱写好 xx“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气象篇章。
一、深刻领会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 xx 气象事业新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是指导我们新时期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大逻辑、总遵循。我们既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也要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xx 作为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东南沿海地级市,气象防灾减灾任务艰巨。每年特别是台风、暴雨、强对流、强冷空气等引发的气象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气象灾害风险不容忽视。我们要把监测预报预警作为核心业务,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要敢于直面预报精准难题,更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们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立足防大灾、抗大灾,关口前移,更加注重平时防范和减轻灾害风险。更加突出“防”的减灾作用,重点做好灾前预防的各项工作。同时,还必须有“抗”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救”的预案和措施,更加注重系统着力,综合施策,全面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各环节的工作。
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要突出灾前预防,进一步明确灾前预防的战略定位和重要突破口。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牢固树立综合减灾意识,更加注重各类资源、多种手段和各方力量的统筹运用,把各行业的防灾减灾资源有机纳入到气象灾害的应急协同合作机制中。从
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要把降低灾害风险放在灾害管理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抓薄弱环节、抓重点地区,大力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排查和整治力度,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二、坚持气象为民宗旨,进一步增添 xx 气象事业新动能 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气象事业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为民服务。xx 是我省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的地区之一。实践气象为民,就是把气象防灾减灾放首要位置,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灾害性天气分区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提前量。实践气象为民,就是紧紧围绕 xx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发展具有 xx 特色的民生服务产品。实践气象为民,就是按照便捷广泛的要求,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实施气象探测“天网”工程,完善气象监测要素及站网布局,建设海上浮标站、微波辐射计监测网、xx 天气雷达、xx 风廓线雷达、平阳台风综合监测基地,积极推进“xx 海上多普勒雷达”工程建设。实施 xx 台风暴雨精准预报能力建设行动计划。建设灾害气象风险影响预报预警基础数据平台,建立精细到乡镇、覆盖到海洋的监测预报预警产品体系和中小河流
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体系,开发精细化大城市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巩固气象作为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丽 二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加强美丽 x xx 气象保障服务。气候、气候变化、气象灾害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按照市委“构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的要求,创建xx“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积极申报洞头、xx 等地的国家气候品牌,发挥 xx“中国气候养生福地”、xx“中国天然氧吧”等气候品牌效益。充分挖掘 xx 旅游气候资源,评选宣传推广 xx 十大旅游气象景观,强化旅游气象安全保障,试点开展 xx“气象+旅游”服务示范区建设,建立景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推进 xx(生态园)气象综合监测基地建设,全面建成清洁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开展清新空气指数预报。探索研发乡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养生等气象服务产品,助力美丽 xx 建设。
三是践行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推进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气象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发展气象事业,既要有“为民服务的理念”,更要有“为民服务”的本领。紧紧依托省气象局和市政府的市厅合作机制,加强上海台风所 xx 台风预报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建设,积极培育 xx 市重点实验室,
在 xx 市气象局建立全省首个气象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推动气象领域的科研、人才、服务水平的提档升级。联合有关高校和单位,共建浙江气象科学研究所 xx 气象应用实验室、浙南气象仪器标校中心、南京大学及四创公司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积极推进融滨海旅游、防灾文化与台风科普为一体的xx 台风体验馆建设。
三、强化责任落实担当,进一步打开 xx 气象事业新局面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市气象部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做表率,发挥党员先锋示范带头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结合当地气象工作实际,加快推进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具体举措并抓好落实。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健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的考核。优化气象法制政策建设环境,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迈入法制化轨道。建立稳定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经费投入机制,统筹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资金等多渠道资金,保障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和业务运行等资金需求。
三是强化开放合作。加强与应急、水利、农业、民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等多部门的合作,联合开展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建立完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国内先进科研院校的气象业务交流和合作研发,汲取先进经验,共享防灾减灾救灾成果。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人才智库。根据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等需求,逐步落实地方气象机构和相应的人员编制。将气象科技和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 xx 两级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计划的支持保障体系,予以重点倾斜支持。实施 xx 气象青年英才和气象新苗计划,加快打造一支素质优、层次高的 xx 气象铁军。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八内(语文组)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心得体会。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2008 年 5 月 12 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成千上万人再也仰望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尘封已久的眼睛,夺眶而出。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对同胞灾难中的感同身受,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
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民众心里蔓延。
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那片神伤的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国民众守望相助的悲悯情怀、以及传递着温暖的行动,同样令人触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温情而又坚毅性格的最好体现。有了这种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战胜的呢?是的,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的怒吼,但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减少生命的逝去。
马路上的车辆都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的马路上随时都可能上演一幕幕惨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于轮胎之下。一阵阵欢声笑语埋没在刺耳的喇叭声中,好让人痛惜。
一幅幅掺不忍睹的画面;一个个痛苦挣扎的表情;一句句让人沉思的话语。每一起交通事故都在间接地拆散一个美好的家庭,如果我们多加强交通防范意识,如果我们多了解了解交通规则,那么,有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有了生命的存在,才能成就我们一个个五彩的梦。一个人不会有第二次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宰者我作为一个中学生,更加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做一个遵守交通的人。为了自己,珍爱生命,才是你幸福生活的最好的标志。让我们把"安全"这两个字在心里永远扎下根,让我们的明天充满鲜花,充满阳光。那么,安全便是你最好最好的朋友,它将永远保护着你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全国防灾减灾日感悟 心得体会
今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12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防灾减灾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永久课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自然灾害的反常性、突发性、多样性、不可预见性日益凸显。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动防范胜于被动救灾。虽然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人力是难以控制的,但灾害仍然是可防可减的。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着力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在这方面,我们仍然有需要加紧补齐的短板。
要补齐教育短板。有媒体介绍称,在智利,一旦灾害发生,居民不需组织就会自觉沿着既定的安全路线撤离;在日本,学习预防海啸的知识、举行防灾训练、熟悉避难路径和避难屋所在地等,都是居民和学生的必修课。而在我国,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如许多人至今还不会打开消防水阀、使用灭火器等应急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加大力度,推动防灾减灾救灾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把防灾减灾救灾的办法和技能融入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切实增强在危急时刻的自救互救能力。
要补齐基层短板。防灾减灾的重点在基层,基层基础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前提。要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统筹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促进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灾害信息员等多元力量发展,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满足辖区居民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需求,修订完善基层各类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查找问题,调整内容,改进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的指挥调度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公众避险能力、快速救援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要补齐落实短板。防灾减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不是一早一夕之事,必须在落实上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坚持防灾减灾并重、兴利除害结合、治标治本兼顾,把专业技术、基层组织、人民群众等各方
面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既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又要在发生重大险情、出现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豁得出去,牢牢把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主动权,绝不能在这方面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等致命的错误。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十街中学
93 班
李文婷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我国最常发生的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和滑坡泥石流等5种,所造成的损失占损失总量的 80%至 90%。1949 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 1000 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 4000 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 2 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
经过查阅书籍和网页,我对防灾减灾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以下是我在书上和网页上搜集来的资料: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严重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科学应对、积极防御,必须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事实证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加重了自然灾害。特别是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化石能源燃烧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逐渐增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平面上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为此,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要尊重自然规律,调整工业特别是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布局。要未雨绸缪,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
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还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研究、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当前,科学水平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距离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有差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并且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预警信息传递仍然是广大农村、山区、海岛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必须进一步加强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研究,发展先进的天基、空基、海基和地基探测技术和地球系统预测预报模式系统,通过对地球系统各个圈层的实时监测,收集大气、海洋、陆面、冰雪、植被等演变的信息,提高和改进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灾害的监测、预测、预报能力。
在 2008 年 5月 12 日,在我国汶川发生了 8 级大地震,昔日的锦绣河山,今日已经成为废墟,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地震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到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认识逃生技能来保卫自己的安全。
以下是避灾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希望大家在学习认识这些防灾救灾的知识后,能够多一份安全感!
防震减灾,人人有责 十街中学
93 班 邹云蓉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 1920 年海原 8.5 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采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学习地震知识心得体会 十街中学
93 班
王娅宁 我们的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给我们讲了很多地震知识,收获颇丰,简单概述如下:
一、地震的危害
地震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 500 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 120 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
二、地震基础知识 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地震发生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岩石突然破裂引起的,所以实际上震源是一个区,但在我们进行研究时,为了方便起见,理论上常把震源看成一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地震时,在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源与震中之间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离:在地面上,震中到观测点(如地震台)的距离。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刻。
地震波: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或内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震波。地震波包括纵波 P 和横波 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发生时,稍远处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然后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指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
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根据地震图上所记录的最大振幅,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我国使用十二度烈度表。
三、地震前兆现象 地震前兆异常是地震预报的基础,根据震例经验总结,地震前兆异常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大小动物,惊恐不安。
较强的地震发生之前,在震区的一定的范围内的各种动物都会发生反常的行为叫做动物异常。这是由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一些对地震非常敏感的器官,如蛇对外界红外线非常灵敏,能够分辨 0.1℃变化,狗和猪的嗅觉非常灵敏等。震前在震中区会溢出热量、红外线和各种气体,因此有很多动物对地震有反应。
2、井水升降、翻花打旋。
因为井水与地下构造相连,震前在地应力作用下会产生翻花冒泡打旋等异常现象;此外在断裂面的磨擦下,使岩石中一部分元素溶解于水,因而使水变色为味,如 Fe 2 O 3 离子能使水变红(铁锈),Fe 2 O 3 的离子使水变黑,Cu 离子使水变绿等。
3、地裂崩塌、地气地雾。
地裂缝、地气、地雾也是地震宏观前兆之一。由于地岩石断裂应力的作用影响到地表,会在地面上形成较大较多的裂缝,地下岩层中赋存的气体上溢至地表所致。
4、地声隆隆、地光闪闪。
在较大地震发生时,在震源附近的断裂由于磨擦和压电效应而产生声音和火光叫作地声地光。地声较普遍,而地光一般发生在≥5.0 级地震的情况下,如唐山地震时,人们看到 3—4 米高火状地光,持续约 10 分钟之久。
5、八月飞霜、严冬花艳。
在地震之前,植物也会出现异常,如唐山地震前,犁树开了两次花,海城地震前冬天杏树也有开花的现象,说明植物对地震也有很强烈的反应。形成原因主要有:(1)在断裂附近的树木,由于构造的应力和热量,温度升高使树开花,一般呈带状片状;(2)电磁效应与生物机理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电磁效应能够促使植物生长;(3)由于暖冬现象,气候变暖,使树木二次开花,植物异常对应地震,一般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属中长异常期。
四、防震减灾常识 实际上,地震本身所造成的震动、地裂缝等对人类的威胁并不大,灾害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倒塌造成有。根据科学家对世界上 130 次破坏性地震的调查表明,95%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由各类建筑物倒塌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和地震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造成的,但由于我们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各类建筑无限度地加固,并且由于现阶段地震预报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人们希望的准确程度,因此灾害地震往往在人们没有准备的时候,令我们猝不及防,惊慌失措而错失躲避地震的良机,甚至可能会因采取了错误的行动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因此,因此,掌握科学的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根据对以往地震的研究,人们发现在大震发生前的瞬间会出现轻微振动、地声、地光等异常现象,我们称这些现象为“自然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自然预警现象到建筑物倒埸有个短暂过程,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自然预警时间”。经验表明,自然预警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几秒至十几秒,最多也只有二十几秒时间,如何正确利用这短暂的大自然留给人类最后的生存机会,甚至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幸存下来。那么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该怎么去做呢?一旦感觉到发生了地震,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忌不能盲目跑向阳台准备跳楼,因为阳台是悬空建筑,最不稳定,极有可能最先坍塌;而跳楼也是极不明智的,容易摔成骨折甚至死亡,可能是楼并没有塌,人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另外也不要盲目通过门窗外逃,因为在地震的作用下,楼层晃动,往往造成门框、窗框严重变形而很难打开,在试图打开门窗时反而会失去了宝贵的逃生机会,甚至可能被埋在这些承压能力小的建筑部位下。这时更不能去乘电梯,因为楼内的电力系统很可能会被破坏,而使人困在电梯内。正确的避震方法是迅速躲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相对比较安全。如果情况太紧急,也可就近躲在没开门、窗的墙解下、结实的家俱旁,用柔软物体保护要害部位。在躲避时最好抱住管道之类的固定物,这样一是可以抵御抗震时不断的振动,二是多层砖混房屋塌落时,楼板或屋盖有时会呈倾斜状态,抱住固定物可以防止顺着楼板滑下而被埋压。
总之,不管在何时何地,遇到地震时都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保持镇静,根据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震前极为短暂的“自然预警时间”进行最有效的防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