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储乐秘书网!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观后感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7-13 19:50: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观后感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观后感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负责人就《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深入实施意见,向各地各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教育部负责人就意见制定实施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方面,意见提出了哪些新举措?

  答:意见围绕课程教材建设,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一是课程目标方面,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

  二是课程体系方面,提出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构建思政课“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三是课程内容方面,进一步明确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

 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是教材建设方面,提出编写教学指南、示范教案,出版优秀讲义,开列典籍书单,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等新举措。

  问:意见对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哪些新举措?

  答:意见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一是壮大教师队伍,提出各地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要求;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 1∶350 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在编制内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并尽快配备到位;各地应对民办学校指派思政课教师或组建专门讲师团。

  二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组织开设高校思政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建立一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等。

  三是切实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要将思政课教师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四是努力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把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各地要因地制宜设立思

 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等。

  五是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提前批次录取或综合考核招生等方式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给予推免政策倾斜鼓励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等。

  问:在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方面,意见提出了哪些新举措?

  答:意见围绕思政课教学,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一是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提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为重点建设学科;根据需求逐步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等。

  二是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遴选学科带头人担任各门课集体备课牵头人;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

  三是加强思政课研究和成果交流,提出在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单列思政课专项等。

  四是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等。

 五是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等。

  问: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意见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意见围绕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提出三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 1 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结合学习和工作至少讲 1 次课;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

  二是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职能部门力量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等。

  三是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明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要牵头抓好思政课建设;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要指导抓好军队院校思政课建设;教育部将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关部门和各地要保证思政课管理人员配备,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强化中考、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指挥棒作用等。

  (新华社北京 9 9 月 5 5 日电

 新华社记者)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观后感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古人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政治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失败是一种根本性失败。我们决不能犯这种历史性错误!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的大是大非问题,没有什么可隐晦、可商榷、可含糊的。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们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他们下功夫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争夺我们的青少年。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帝国主义说,对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得灵不

 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现在算起来,在校高校学生大概就处在第三代、第四代这个范围,以后还有第五代、第六代以及十几代、几十代人的问题。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我们一定要警醒!

 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应该如何培养,我看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加过艰难困苦的奋斗,人生阅历很有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必修课。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一九三五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振奋了师生爱国斗志。我看,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要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教育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我多次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立德修身,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所以,德育既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课,必须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使学校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教授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

 加强品德教育,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大德。要坚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要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

 他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要教育引导学生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转化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丰富营养,积淀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要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让学生在底蕴深厚的课程教材中、在参观名胜古迹的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论语》中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非学无以广才,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通晓天下道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做到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我国古代读书人历来有胸怀天下、匡时济世的志向,也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

 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

 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志存高远是学习进步的动力。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讲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精神需要比过去付出更多努力。今年五月,我在北京大学对大学生提出了“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希望。要让青少年明白,无论任何时候奋斗精神都不能丢,正所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要对学生开展时代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如果想创造出彩人生,就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我国周朝的官学就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可谓文理兼备。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倡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善于奇思妙想并努力实践,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现在,全社会都关心青少年身体素质,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短板,“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前不久,我就我国学生近视呈高

 发、低龄化趋势问题作了批示。这个问题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和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在体育锻炼上学校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不敢放手开展活动,长此下去怎么行?毛泽东同志说,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今年八月三十日,我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回信时专门强调了这个问题。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成于乐”,其中就包含着对美育的重视。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这次,党中央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现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采取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这是强国富民的大事,教育部门同其

 他部门要一起研究、拿出措施,切实抓起来。

 学生培养得怎么样,要看拿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教育不是制造“失败者”的,以分数贴标签的做法必须彻底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不尽相同,不能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使很多学生被忽视、被遗忘,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和成长的快乐,越来越没有信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特别是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和学习成长相对落后的学生。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诗写得很感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这里,我要再强调一下,就是要注重教材建设。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要大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加强政治把关。政治上把握不对、不到位的教材,

 要一票否决。简单贴政治标签,不顾教材体系完整、逻辑完备,断章取义塞入政治内容,搞得不伦不类的教材,也要不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在不同场合就教材建设提过一些要求,有关方面也作出了工作部署,要抓好落实。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观后感

 

 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明确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非学无以广才,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任何时候奋斗精神都不能丢,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

 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才能让他们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只有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才能让他

 们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只有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他们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只有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才能让他们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只有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才能让他们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只有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才能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观后感

 

 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的思考

 ——在 2018 年第五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的发言 (2018 年 5 月 15 日)

 党委组织部部长 霍庆生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强调大学要围绕“一个根本任务”,明确“两个标准”,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强调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青年的使命和责任,讲话充满了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鲜明的时代感。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2014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等重要思想。时隔四年,2018 年 5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等学校办学提供了根本遵循,阐明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奋斗方向与发展路径。讲话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高等学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 10 次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评价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强调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结合本部门的工作,我认为组织部应该在四个方面着重落实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一)在强化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突出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办学使命 中层领导干部是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中坚力量,中层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高度,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

 量。

 组织部将落实党委部署,强化中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讲话,使全体中层领导干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办学使命,完善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组织部门要以干部教育培训为有效载体,切实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融入到干部教育培养的全过程。

 (二)在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中,突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指导基层组织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指导和调动各级党组织要主动发挥作用,融入育人工作。要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讲话,作为高校基层组织日常学习宣传贯彻的重要内容。

 基层组织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确保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毫不含糊地站稳立场。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强化使命担当,强化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历史

 责任教育。

 (三)在发挥教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突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教职工党员要强化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要强化使命担当,努力在“共产党员任务工程”“党员先锋工程”“亮身份、树形象、作贡献”等实践载体中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教职工党员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根据教学要求和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并根据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改进课堂教学。

 (四)在教育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突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激励学生党员强化使命担当意识 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的四点希望,也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工作方向。我们要培养学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品质;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志向;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功夫;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的作风。

 培养教育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要把“四点希望”融入日常教育培养之中。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在青年学生中选树先进典型,注重用身边人教育影响身边人,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明

 确承担的时代责任、历史使命,从而主动把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记在心里扛在肩上。

推荐访问:代代相传 建设者 观后感 接班人 基因

本文来源:https://www.bobulaisi.com/fanwendaquan/guanhougan/975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