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储乐秘书网!

《四百击》观后感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8-29 13:25: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百击》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四百击》观后感

一些看似与主线无关的桥段占了相当的时长,它们或引人发笑、或暗含深意,都是不容忽视的细节信息。

印象特别深的是课堂做笔记这一段,主角不是安托万,而是另一个看上去更小、傻乎乎的男生。老师在讲台上写课文,他伏在桌前急急匆匆地抄。第一页一个字写坏了,他慌忙撕下,连带着最末一张纸;
第二页还没写墨水就滴上去了,他又撕掉两张纸;
写第三页时他的手上沾了墨水,没留意,又蹭到纸上,又撕掉……最后整本练习本只剩下封皮,他蔫蔫地塞回包里,桌上一物不剩。理论上说,这段重复动作留头留尾,掐掉中间片段更省力,而且喜剧效果更强,但导演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完整的过程。

首先夸夸小演员的出色表现,重复动作没一个重样,且情绪变化到位。其次说说我的理解。空白的本子就像人生的篇章,我们每个人都要执笔划下自己的痕迹。这个痕迹不是随意的涂鸦,尤其在孩童时期,更是受到严格的规范和指导,任何失误、瑕疵都不被容许。于是,但凡出现有损完美的“污点”,我们就急急地掩盖过去,翻开崭新的一页,奋力追赶他人的进度。不幸的是,那孩子又犯错了,屡试屡错,最终用完所有纸张,即耗尽了社会给予他的“期待”和“信任”,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资格。

这个调剂情绪的小小插曲,就好像是主线故事的微缩版。导演曾说,当孩子很辛苦,犯错就如同犯罪。而白纸上的墨印,似乎也映射着这点。

路它自己怎么没有了

正如某篇影评中所说,从古至今大海一贯是自由的象征。人们几乎潜意识里认为,只要一路狂奔到海边,就定能逃之夭夭。所以在《楚门的世界》里,为了防止楚门逃跑,导演故意植入“思想钢印”,让他认定大海是可怕的。而最后,楚门恰恰是克服了对海的恐惧,才驶向了自由的彼岸。

大半世纪前的《四百击》是前卫的,开放式的结局体现出导演对大海作为自由象征的质询。被父母送到少管所后,万念俱灰的安托万伺机逃走。他甩掉了追来的大人,跑到憧憬已久的海边,在浪里踩了会儿白沙。影片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当他回过头来望向镜头,露出困惑神情时戛然而止。

海,相比于陆,虽然更加宽阔,但也不失为一道天然的壁垒。试想,没有船,凭什么渡海呢?对于习惯陆上生活第一次见海的男孩,其反应必然是“路怎么没有了?”遇到新的问题,却没有新的应对方法,海在此时和断头路别无二致。路没有了,他不得不回头,打破“第四堵墙”向屏幕前的观众求救。

《四百击》是一部半自传电影,因此,如果把导演比作程序员的话,安托万的故事就是他通过修改自己过去的人生代码而得到的新算法,是“回忆的加工”。

“路它怎么自己没有了”,这句话出自于童伟格的《假日》。和本片导演一样,他也有自己的童年阴影——七岁丧父。在小说中,他大可驾着想象的机车,去实现载父亲回家的梦,以疗慰内心的伤痛。可他却明确地写道,路没有了。极简练、克制的表述背后埋藏着他对生活极理智的洞察:总有些屏障是无法逾越的,横在过去与当下、现实与虚构、他与父亲之间。

《四百击》的语境中也存在相似的屏障。结尾处,导演完全可以让安托万肆意地跑下去,高唱自由的颂歌,以不羁反抗的凯旋填补心灵疮口。诚然,编织美梦带来的麻痹或许对自己有效,但只有击碎幻想、疼痛才能刺醒大众,真正起到医治社会的作用。路没有了,被硬生生地截断了,便迫使安托万回头,也迫使观众们回顾与反思: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我们的社会是怎么落到这一田地的?

小议“复刻”

《四百击》真是对“复刻”二字教科书般的诠释。

主角安托万从来不是孤身一人,友情的线索贯穿全片,未曾中断。这一线索不仅使人物塑造更加圆润自然,而且通过朋友间的患难与共巧妙地增添了故事的悲剧性,展现所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班里的其他同学也承载了悲剧的功能。印象较深的是一个男孩背不出课文,被老师恶狠狠地嘲讽了一顿,坐下后他恨恨地道:“我明明在家里会背的。”另一个应该是很老实的学生,有调皮鬼在老师写板书时捣蛋,老师问他是谁,他答没看到,就挨了一个粉笔头。还有之前提到的撕本子的小男孩,等等。这些点点滴滴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网状图画,不再聚焦于单个人,而是展现了孩童世界的全貌:他们都曾努力迎合大人的要求,却都被冷漠以待。

《四百击》的“复刻”不只有纵向的广度,更有立体层面上的高度和深度。孩童世界的苦恼是普遍的,下放到个体又是特殊的。通过对主角安托万的塑造,影片实现了从普遍向特殊的转化,最终达成统一。

一些创作者似乎认为,主人公越正直、纯洁、善良,其不幸的遭遇就越能打动人。这说到底是对“因果论”的恐慌:人们潜意识里总认为有果必有因(受害者有罪论也是这么来的)。为了强调大环境的悲剧性,创作者往往选择简单化处理,即将所有的恶“果”都归因于环境,剔除个人身上任何潜在的“因”,这样就规避了“因果论”的猜忌,使观众更好地移情。这种做法虽便捷,但难免要画脸谱,牺牲掉一些创作本质的东西。

前几天学到一个词,叫成熟的诚实。私以为,用在《四百击》上很合适。

导演并没有将主角安托万捧上神坛,反而还相当坦诚地揭露了其人物的瑕疵。影片中,安托万多次跳脱出我对受害者的刻板印象,展示出张扬、不羁、叛逆的独特面。报复同学、捉弄老师;
为了编逃课的理由谎称母亲去世;
偷父亲的杂志撕着玩,还假装无辜……

个人而言最震撼的场景是:前一个镜头安托万迷茫无措地蜷缩在警车里,像受伤被困的小兽;
后一个镜头他躺在囚床上,娴熟地卷烟草。反差之大硬生生把我的眼泪逼回去了。老实说,人物黑化在这类影片中是挺常见的桥段,但往往会有过渡情节,比如被狱吏暴打、跟其他囚犯学坏之类的插曲,将人物的堕落归咎于环境。而本片中的唐突跳跃似乎暗示着他的转变纯粹是“自我黑化”的结果。

成熟的诚实,即恰到好处的揭短,非但没有破坏影片的整体基调,反而还将主旨的外延拓展出去:不只是听话懂事的“乖”孩子,而是所有的孩子都应当被关怀善待,哪怕他看起来有一点“坏”。

再谈结尾

《四百击》中最经典的片段莫属结尾处逃跑的长镜头,摄像机是移动的,人物相对固定在画面的中央,让观众产生跟着安托万一起逃亡的幻觉。于是,不安感随之涌上心头,各种思绪纷至沓来:他要跑去哪儿?能跑到吗?到了之后又怎样?望着他的侧影,我找不到答案。一分多钟的影像里,没有台词,没有配乐,只有急促的脚步声和田野里的鸟鸣。通过技术的减法处理,通过留白,自然而然地将影片推至高潮。影片定格在他迷惘的脸庞,逐渐放大的画面逼近观众,直击心灵。

许多故事的内核就是一个“绳结”,而结尾处必然是要“解”开“绳结”的,无论是和解、化解还是消解、瓦解。许多时候,观众仅以游戏的心态享受绳结被解开的胜果,而并不在意方式和过程,因此故事的创作者常常也敷衍了事,甚至不能自圆其说。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绳结本身是无解的。

《四百击》没有草率地给出解答,而是在做了一定尝试后将问题抛向观众: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文章涉及的仅仅是影片所展示的冰山一角。时至今日,《四百击》仍然铿锵有力,依旧是一部针砭时弊的上乘佳作,在当代社会中产生着激荡和回响。

推荐访问:观后感 四百击 《四百击》观后感 《四百击》观后感 四百击电影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obulaisi.com/fanwendaquan/guanhougan/3147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