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储乐秘书网!

走向新世纪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7-06 14:40: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向新世纪,供大家参考。

走向新世纪

 

  走向新世纪——

 音乐的功能 课题:

 走向新世纪 课时:

 一课时 类型:

 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班级:

 高 一(11)

 授课老师:

 雷燊 教学内容:

 1、 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表演并歌唱《友谊地久天长》,欣赏并歌唱《欢乐颂》。

 2、 通过聆听以上曲子, 认识音乐的社会性——音乐的功能, 并结合曲子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 德育渗透:

 通过音乐作品激发了学生热爱民族的音乐艺术, 激发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互相尊重、 共同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 情感态度:在学习的过程当中, 用音乐搭起一座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相通的桥, 引导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并建立起同学之间纯洁而深厚的友谊, 通过音乐学习,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并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3、 价值观: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 思想倾向、 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 音乐功能探究:

 在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 结合曲子初步掌握音乐的社会性——音乐的功能, 探究音乐的:

 认识、 教育、 审美、等功能, 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表现能力和创造探究能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

 1、《友谊地久天长》 的表演与歌唱, 在表演中感受同学情, 掌握音乐的教育功能

 2、 全体学生演唱《欢乐颂》, 在音乐表现中感受向命运不低头不服输以及对生活热爱的态度, 并掌握音乐的审美功能。

 教学难点:

  音乐功能的掌握 教学用具:

 多媒体、 钢琴、 DVD 机、 CD 碟 教学方法:

 欣赏法、 体验法、 表演法、 歌唱法、 讲解法、 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上课礼仪

 二、

 情景导入 1、 听音乐看图片思考问题 师:

 在上课前,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者什么样场合中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奏义勇军进行曲?

 师引导学生自由畅谈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

 那么, 现在请同学们来听一听义勇军进行曲, 在聆听的过程当中, 结合老师所提供的图片, 思考:

 (1) 为什么在这些场合里要使用《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

 师播放曲子并结合音乐打开图片。

 (图片有学校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 天安门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 奥运冠军在领奖台上看到国旗升起听到国歌响起的情景等)

 2、 师引导学生讨论, 并回答上述问题。

 师:

 歌我们听完了, 同学们想下为什么在这些场合里要使用《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

 (因为《义勇军进行曲》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它具有节奏铿锵有力坚定清晰, 旋律刚健豪迈雄壮有力的音乐特点, 是其他歌曲所无法代替的。

 乐句中突出使用短句, 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 造成急促的气势, 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 休止巧妙使用, 对音乐的强劲气质和紧迫感的创造, 有着很好的效果。)

 《义勇军进行曲》 是我们的国歌, 那么, 在这些场合中, 国歌传 递出了什么? 表达了什么?

 ( 《义勇军进行曲》 是我们音乐家聂耳的作品, 那么他创作这个作品是在抗战时期, 是根据当时的状况而创作的。

 在当时, 《义勇军进行曲》 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 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 表达出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将革命进行到底, 实现全中国解放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思想, 这首曲子, 是当时苦难的中国人走向胜利和光明的呐喊和呼唤,而在现在和平的年代, 《义勇军进行曲》 已成为祖国的化身和象征,在图片中, 我们看到了, 奥运冠军为国争光, 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听到奏响自己祖国的象征——国歌时, 激动不已热泪盈眶或灿烂自豪的笑容的场景, 那么, 在那样情况下, 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尊严,代表了一个中国人民族的自豪感。

  所以, 我们可以知道有些音乐作品由于政治原因或其他社会原因,在固定场合、 固定情况下反复使用, 那么, 这些歌具有了一定社会意义的信号, 具有某种特定的象征的意义。

 就像我们的国歌, 它所造成的那种代表一个国家尊严及情感象征, 是很明确的。

 那么, 这就是音乐的认识功能——信号象征作用)

 3、 师拓展延伸

 师:

 2008 奥运会就要来了, 同学们, 那么, 在那时候世界最高领

 奖台上, 你们最想听到的是哪首歌奏响着唱响着?

 (奥运会就要在我们的北京举行了, 我知道我们所有的同学们都满心希望在奥运会上, 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 我们能够可以频繁的听到《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在蓝天飘荡, 那么我想那时 《义勇军进行曲》一定是最美丽最动人最悦耳的音乐, 因为, 那是一个信号, 一个象征,那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神圣的尊严, 一个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那么,同学们, 让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 为奥运做一点应有的贡献, 讲文明, 树新风, 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因为 2008 世界在关注北京, 在关注中国人, 世界和我们在一起聆听 《义勇军进行曲》)

 三、

 表演并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师:

 音乐的认识功能我们刚刚掌握了, 音乐还有着其他的功能,

 在探究其他功能之前, 先请同学们看一个音乐情景剧《友谊地久天长》。

 那么, 本音乐剧由贽超同学创作, 由小东、 培彦、 世同三位同学表演, 下面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小东、 培彦、 世同三位同学。

 1、 学生表演本剧情

  (1)

 2007 年 9 月他们一起来到格致中学, 在高一(11)

 班这个集体里互相认识并成为了很要好的同学。

 他们一起吃饭, 一起回家,一起上学, 一起讨论学习, 一起听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 他们对这份友谊非常的珍惜, 他们也相信伴着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 他们的友谊也一定会地久天长的。

 (2)

 然而, 时间长了, 他们的差异出来了 。

 甲是一个不爱学习不爱做作业的学生, 他成天只想着打篮球, 就算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他也是只想着抄别人来应付, 而乙却是一个热爱学习认真对待生活的学生, 他对待同学朋友都很真诚, 而且他特别珍惜与甲的深厚的友谊。于是, 两个人这样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友谊在慢慢的发生变化, 他们谁也不理谁, 一首两个人唱的《友谊地久天长》 现在只剩一个人孤零零的唱了, 昔日的好友变成了陌生人。

 (3)

 高一生活即将结束了, 甲要念理科, 乙要念文科, 在一次音乐课上, 《友谊地久天长》 响起, 在那时, 两个人都被这首曲子所感动, 他们紧紧的抱在了一块, 他们从陌生人又开始变成了好朋友,他们又一起唱起了《友谊地久天长》。

 (4)

 甲乙两个人真情告白——珍藏友谊。

 并告诉 11 班全体同学们:

 高一就要结束了, 文理分科决定了大家要走向不同的班级, 无论走到哪里, 高一(11)

 班永远是一个大家庭, 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11 班的同学友谊地久天长;

 在生活中,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 人际关系出现不和谐情况,听听音乐吧, 让音乐来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如何为人处事。

 2、 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师引导学生演唱

 (1)

 带动学生跟随音频演唱或者哼唱

 (2)

 师加入笛子演奏来带动学生演唱 3、 师引入音乐教育功能——人际关系和谐化的作用 师:

 感谢刚才 3 位同学非常精彩的表演, 让老师不禁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好朋友, 我的友情, 建议再一次给三位掌声鼓励。

 那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刚才的音乐短片在你心中涌现出什么样情感? 是否勾起了你曾经的一些事, 一些画面? 勾起了与老师与同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那么, 有谁可以说说, 可以让我们一起分享?

 师:

 那么这首曲子应该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进行的?

 师引导学生讨论 师:

 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是社会交往的一个范例, 当这首歌曲广为流传后这是歌曲已经同人民进行精神的交际和思想相沟通了。在刚才很多同学讲的那些故事那些场合朋友饯行告别会, 不论是小学毕业还是初中毕业时, 这个旋律总会一直播放着, 总会牵引出人们内心久违的感动。

 人与人之间在那样场合下的精神交流, 沟通, 音乐起到了推波助澜和强化作用。

 那么, 这就是 (1)

 音乐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增强了人的群体意识和认同倾向;

 (2)

 音乐又教会了人掌握和运用这种最广泛最普遍的交流手段;

  (3)

 音乐使人的交际活动艺术化和美感化。

 伟大音乐家李斯特曾说过:

 “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并被一切人所理解。”

 那么, 这就是音乐的教育功能——人际关系和谐化的作用。

 四、

 欣赏并歌唱《欢乐颂》

  师:

 接下来, 我们来聆听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欢乐颂》。

 这段音乐是《第九交响曲》 的最后一个乐章。

 是贝多芬于 1809 至 1822年创作的。

 这个时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一个反动时期, 而在 1820 年时他自身也遭受到了一个巨大的打击——两耳失聪,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始终以自己的音乐作为自由、 平等和博爱的号角, 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那么,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聆听《欢乐颂》。

 1、 聆听《欢乐颂》

 2、 探究

 思考:

 (1)《欢乐颂》 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全人类欢乐、 团结、 友爱)

 (2)

 音乐表达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九交响曲是他在交响乐领域中伟大成就的总结, 这部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反抗封建、 争取民主的革命热情, 集中的体现了贝多芬毕生竭力追求的“自由、 平等、 博爱” 的理想。

 也体现了贝多芬积极、乐观和坚强的内心世界。)

 (3)

 那么, 在当时消极的社会情况下, 这首曲子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首演那天, 贝多芬坐在乐队中间, 因为他的耳朵已经聋的无法考虑担任指挥了, 演出结束时, 掌声雷动, 人们欢呼雀跃着, 唱着,不断的打着欢乐颂的节拍, 但贝多芬却什么都没有听到。

 据参加首演的女中音歌唱家说:

 这位大作曲家, 虽然坐在丰富的音乐声中, 但他什么也听不见。

 甚至, 在这部伟大的作品结束时, 对观众的掌声都无动于衷, 还是站在那里, 背着听众打拍子。

 直到我把他转过身来, 他才看到人们还在拍手, 表示出最大的欢乐。

 在座的每一个人猛然意识到, 他刚才之所以转身是因为没有听见。

 人们无不像触电似的感到震惊。

 接着, 同情和仰慕的心情像火山一样的爆发出来, 首演非常成功,因为这样的音乐, 激励着人们, 鼓舞着人们的斗志, 感染了当时全世界的人为了自由、 解放、 平等而团结友爱, 走向革命的胜利。)

 (4)

 那么, 对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有什么启发? 对情感有什么样的认识?

 贝多芬与我们隔了近两个世纪, 但他的音乐却早就引起全世界人的共鸣, 《欢乐颂》 不仅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情, 也表达了全人类人民的感情, 社会稳定和谐, 人类自由平等团结友爱。

 所以,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磨难希望都能够象贝多芬一样, 都能够乐观勇敢的去面对, 都能够顽强坚强的积极的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用这些积极性的情感(乐观、 坚强、 团结)

 去战胜内心消极性情感(如悲观、阴暗、 灰尘), 那么, 这个就是音乐的审美功能——调节情感的作用。)

 3、 师引入音乐的审美功能——调节情感的作用

 (音乐的审美功能表现可以诱发人的内在情感, 触发人们内心积极性情感(如喜爱、 快乐、 兴趣), 使消极性情感(如悲痛、 厌恶、愤怒等)

 得到宣泄。

 音乐使对立两级的感情相互转化, 如通过积极性感情内涵作用与人的感情, 逐步取代人们原有的消极感情并使之转化为积极的感情。

 优美的音乐中动人的旋律、 轻松的节奏、 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 使人的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 使之身心愉快、 精神协调、心境良好。

 好的音乐, 可以使人们处在积极性情感状况下, 更为强化、丰富、 充实, 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4、 演唱《欢乐颂》

  师引导学生演唱

 (1)

 钢琴伴奏: 哼唱谱,

  (2)

 演唱形式:

 男声合唱、 女声合唱、 男女声大合唱

 (3)

 情感:

  团结与欢乐 五、 总结

  音乐的三个功能

 认识功能——信号象征的作用

 教育功能——人际关系和谐化的作用

 审美功能——调节情感的作用

推荐访问:走向新世纪 新世纪 走向

本文来源:https://www.bobulaisi.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6326.html

推荐内容